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
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
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
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和竹溪三诗·戊辰二月六日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
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
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
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注释:
- 晚慕玄真与季真:晚上向往像玄真子和季真一样的高洁生活。
- 床头金尽不忧贫:即使床头的金银财物已经用尽,也不感到贫穷,形容心态豁达。
- 六如偈简常持念:六如是指佛教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观念,这里指经常默念这些教义。
- 四勿箴佳最切身:“四勿”是儒家提倡的四种美德:非礼勿视,非义勿动,非礼勿听,非信勿言。
- 古有德衰年亦暮:古代圣贤虽已衰老,但他们的智慧依然光芒万丈。
- 今谁齿宿意犹新:如今还有谁能保持年轻时对事物的新鲜看法和热情?
- 手遮西日过门客:手遮挡住西边的太阳走过门前的客人,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来拜庞公者几人:前来拜访我的有多少个?庞公指的是孔子,此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的学问或德行并未广为人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作者晚年的生活态度与青年时期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对佛教教义的引用和儒家经典的提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又富有艺术美感。最后,诗中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和个人交往经历,展示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