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忝此除,偶因诗祸免题舆。
故交反眼炎凉异,岁月惊心露电如。
衔内条冰疑有欠,镜中须雪摘无馀。
南州剩有随阳雁,若比江湖易寄书。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四十年前忝此除”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四十多年前曾担任这个职务,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继续担任。
  • “忝”是自谦的说法,表示有愧于某种身份或职位。
  1. “偶因诗祸免题舆”
  • 此句说明诗人因为写诗而遭受祸患,导致无法出行,但最终得以幸免。
  • “题舆”指的是乘坐轿子出行,这里指因诗灾而被迫休息。
  1. “故交反眼炎凉异”
  • “反眼”是指翻脸,即朋友之间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变化。
  • “炎凉”则是指人的喜怒哀乐随着时间、地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用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变化。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变化的一种感慨。
  1. “岁月惊心露电如”
  • “惊心”意味着内心受到震撼,这里的“惊”字用来形容时光飞逝给人带来的深刻感受。
  • “露电如”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同电光一闪而过,这里可能暗喻世事变迁之快。
  • 整句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
  1. “衔内条冰疑有欠”
  • “衔内条冰”指的是像鱼嘴一样含住冰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 “疑有欠”表明诗人在内心深处有所顾虑,可能是对自己的判断或行为有所疑惑。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困惑和不确定。
  1. “镜中须雪摘无余”
  • “镜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表象,而“须雪”可能指的是头发、胡须等,暗示着诗人已经年老。
  • “摘无余”意味着没有剩余,强调的是诗人的清贫和简朴。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清贫生活的无奈和接受。
  1. “南州剩有随阳雁”
  • “南州”指的是南方地区,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
  • “随阳雁”指的是随着阳光而移动的候鸟,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诗人的孤独或旅人的身份。
  • 整句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的孤寂感。
  1. “若比江湖易寄书”
  • “若比江湖”指的是如果与江湖相比,这里可能比喻诗人所处的环境和状态。
  • “易寄书”意味着容易寄送信件,可能暗示着通信的自由和便捷。
  • 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通信自由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
  1. 赏析
  •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送别子敬赴潮倅所写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子敬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官职的自豪感。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变迁、友情变化、个人处境和心理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对当下的感慨。同时,诗中使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