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事得之遗老,畴昔曾参野史看。
后阁夜犹歌玉树,陈桥日已涌金盘。
可怜李主归朝晚,专靠江神立国难。
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

【注释】

南唐:五代十国之一,后为宋所灭。建隆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故事。遗老:指被俘的南唐旧臣。畴昔:从前。曾参野史看:指曾读野史。野史: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后阁夜犹歌玉树:指后主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还在宫中歌舞娱乐。玉树:指李煜。陈桥日已涌金盘:指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的日子。陈桥:在今河南开封附近。涌金盘:喻指宋朝皇帝的宝位。可怜:可惜。李主:指李煜。归朝晚:归降朝廷较晚。专靠江神立国难:指李煜投降后,依赖长江水神来保国。难:危难。齐军:指南唐军队。杌隉(wù niǎo):不安、不宁。《左传·哀公十六年》:“《易》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其斯之谓与?是以至名三而实一,至数六而合二,奇正相生,而不可为典要,虚者动,盈者谦,故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此以“杌隉”比喻宋军的强大,但宋太祖赵匡胤并不以此为忧。谁道:岂料,想不到。齐兵:指南唐军队。当十万:指人数众多。

【赏析】

这首诗是对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灭亡过程的一种讽刺性描写。诗一开始,作者便以“建隆事得之遗老,畴昔曾参野史看。”起头,将南唐的灭亡归咎于那些曾经参与过这场战争的元勋旧臣,他们曾在南唐最后关头时力劝君主不要投降,可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南唐的覆灭。然后,他又用“后阁夜犹歌玉树,陈桥日已涌金盘。”两句来描述南唐灭亡后,后主李煜仍然沉迷于歌舞享乐之中。接着,诗人又用“可怜李主归朝晚,专靠江神立国难。”来表达对南唐末帝李煜的无奈。最后,诗人又用“谁道齐兵当十万,一身杌隉不能安。”来表达他对南唐灭亡的惋惜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