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青苔半落英,蜂忙蝶懒互卿卿。
燕泥干后儿初落,鱼尾轻时子遍成。
闲拂午窗惊野马,梦游天竺听华鲸。
舍南有柳纤纤在,不奈双蝉占取鸣。
《春暮》是宋代诗人曹豳(bīn)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诗,描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蜂儿忙了,蝶儿懒了,燕儿在干涸的泥土上留下幼小的脚印,鱼儿在水中留下轻浮的痕迹,一切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新的开始。
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分析:
“门外无人问落花”
诗意解读: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门前无人询问飘落的花瓣。这里的“落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关键词:落花(春天的象征)、门外(空间背景)、无人(人物角色)
赏析:通过描写落花的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绿阴冉冉遍天涯”
诗意解读:绿树成荫,绿色逐渐蔓延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里的“绿阴”代表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关键词:绿阴(春天的生机)、遍(全面覆盖)、天涯(空间范围)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无处不在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林莺啼到无声处”
诗意解读:树林中的黄莺在歌唱,但当歌声停止时,世界变得寂静无声。
关键词:林莺(黄莺)、啼(声音)、无声处(环境变化)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黄莺歌声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
“青草池塘独听蛙”
诗意解读:在青草覆盖的池塘边,只有青蛙的鸣叫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这里的“独听”强调了孤独感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青草(自然环境)、池塘(地点)、独听(孤独状态)、蛙(声音来源)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青蛙的鸣叫,展示了春天自然的声音之美。
《春暮》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消逝。诗人通过对落花、绿阴、林莺、青草和池塘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和谐。整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还唤起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