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空多士,谁为国重轻。
列城七十二,死者一书生。
【注解】
杂咏一百首:唐代王勃的《杂咏一百首》组诗,共有100首。苌弘:战国时人,字子约(一作苌叔),蜀郡繁江(今四川繁江县)人。他博学多知,能言善辩,曾为周景王的大夫,但因与王子带争宠,被杀。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声啼哀怨,所以后人称他“杜鹃”。
稷下:齐地的稷门。古代齐国都城在临淄,稷门在城北,故称。
士:这里指知识分子、学者。
重:重视。
轻:轻视。
列城七十二:指战国时期齐襄王所筑的七十二座城池。据《史记·田单列传》及《战国策·齐策一》,齐襄王建四十余年,攻韩破魏,拔二国,杀二君,遂并天下,然好酒淫乐而荒于政事,故齐之子孙日以骄淫。又据《战国策》记载,襄王封田单于即墨,号曰安平侯。
死者一书生:意谓七十二城的百姓或被杀死或被掳去为奴,唯有一个书生得以幸免。
【赏析】
这是诗人对历史上某些统治者的讽刺和批评。战国时期,齐襄王修筑了七十多座城池,其中只有一座是他自己居住的宫城。这些城池的百姓或被杀,或被俘,唯独那个名叫田单的书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王勃借这个历史故事讽刺当时那些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