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客为秦谍,君王信郭开。
向令名将在,兵得到丛台。

杂咏一百首苌弘

说客为秦谍,君王信郭开。

向令名将出,兵到丛台来。

【注释】

杂咏:指《杂咏》诗一百首。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说客”的言行表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历史故事。郭开是战国时燕王喜的臣子,他嫉妒贤才,陷害郭隗等人,致使燕国人才流失。后来,秦国灭掉燕国。这首诗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情绪。

说客:指能言善辩、游说诸侯的人。这里指郭开。郭开是战国时燕国的一个大臣,他嫉贤妒能。他嫉妒燕昭王手下的郭隗,想陷害郭隗,就派人去刺杀他,但没能成功,反而让郭隗逃了出去。

君王:指燕昭王。燕昭王在郭开的蛊惑下,疏远了忠良之士,而重用奸臣。燕昭王死后,燕国由他的后代统治,但国家日益衰败。诗中通过郭开的言行表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历史故事。郭开嫉妒贤才,陷害郭隗等人,致使燕国人才流失。后来,秦国灭掉燕国。这首诗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情绪。

郭开:战国时期燕国的大臣,他嫉妒贤才,陷害郭隗等人,致使燕国人才流失。后来,秦国灭掉燕国。

丛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约1.5公里处的高台。据传为战国时赵国所建,后为赵武灵王筑造。这里指代燕国的宫殿或官署。

【译文】

说客是秦国的奸细,君王相信郭开的谗言。

假如有名将出使,军队一定能打到丛台。

赏析:

此诗借古讽今,借历史故事讽刺现实。诗中通过“说客”的言行表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历史故事。郭开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他嫉妒贤才,陷害郭隗等人,致使燕国人才流失。后来,秦国灭掉燕国。这首诗以讽刺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不满情绪。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人才,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