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
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注释】:

杂咏一百首(《全唐诗》为《杂咏三百六十首》):

苌弘:传说中周朝大夫,封于杨泉。

绝漠:边塞。

长城怨亦深:指汉将苏武在匈奴被囚禁长达十九年的悲苦遭遇。长城,代指汉、匈奴之间的边界。也,副词,也。

但知:衹知道。

地脉:地之脉络。这里指大地的脉络。

不悟:不明白。

【赏析】:

《杂咏三百六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诗篇。此组诗共三百六十首,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每首共有五七四十八个字。此诗为第一百首。

“绝漠功虽大,”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主旨。“绝漠”,即沙漠,泛指辽阔无边之地。“功虽大”,意指苌弘在边境上修筑了万里长城,功勋很大。然而,“长城怨亦深”,却透露出戍边将士内心的哀怨和辛酸。“怨亦深”与“功”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紧承上句而来。前一句写对自然地理的无知;后一句写对人情世态的不理解。“地脉”指大地的脉络。“失人心”,指失去人心所向,失去人民的拥护。

尾联“地脉”,“人心思”,用一“但”字,把两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既指出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揭示了造成这种结果的结果,使全诗意旨深刻而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