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
新城道中二首(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注释:
①新城:今浙江省富阳县新登镇,在杭州西南,宋时为杭州属县。
②絮帽:比喻薄云环绕山岭。
③铜钲(zheng争):古代铜制的一种乐器,一种形状像钟有柄;一似锣,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 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诗人当时的欢乐心情,也表现出他厌恶。 第二首诗更侧重于抒情,情感中蕴含着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 诗中的“细雨”和“茶户”、“长官”等词语,都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而最后的“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探索。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美丽的春光和繁忙的春耕景象,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