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足书良是,鸾胶事已非。
如何子卿内,不待稿砧归。
杂题
雁足书良是,鸾胶事已非。如何子卿内,不待藁砧归。
译文:
书信虽然通过雁足传到了远方,但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意义和价值;就像那用鸾胶粘合的书信,也已经不复存在了。子卿(指苏武)身处困境之中,却不能等待回家时再缝补衣物,而是要忍受生活的艰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信件和人际关系的怀念和思考。通过对古代书信的象征性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书信与雁足、鸾胶等意象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信使传递信息的场景,同时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此外,通过提及苏武在匈奴的故事,诗人展现了对坚守信念、忍受困苦的钦佩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情感、历史和个人遭遇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