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梦曾留枕,馀情更献珰。
宓妃空绝代,不得偶陈王。
杂题
短梦曾留枕,馀情更献珰。
宓妃空绝代,不得偶陈王。
注释与赏析:
- 短梦曾留枕:指诗人曾经在短暂的梦境中,梦见一位美女的倩影留在枕头之上,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回忆。
- 馀情更献珰:这里的“余情”指的是诗人未竟的情感或梦想,而“献”则表示表达、奉献之意。诗人将这种情感献给了某个象征性的物件,可能是一枚玉饰或是其他珍贵的物品,以寄托他对未来的期待。
- 宓妃空绝代:宓妃,传说中西周时期的美女,以其绝世美貌著称。这里的“空绝代”表达了诗人对宓妃美丽无双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超越时代的美的追求。
- 不得偶陈王:陈王,指的是古代的陈王曹植,他以才华出众而闻名,有“七步成诗”的佳话。此处诗人用“不得偶”表达了自己未能有机会与如此才华横溢的人结伴,即意指自己的才华未得展示或认可,感到遗憾。
白话译文:
在短暂梦中,一个美女的倩影停留在枕头上;剩下的感情更加珍贵地奉献给了某个饰品。想象中的宓妃虽然美丽但无人能及,我无法像陈王一样与她结缘。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出自宋代诗人陆游之手,这一时期的陆游正处于中年时期,经历了许多生活变迁和政治上的波折。在这首诗中,陆游或许借古喻今,通过描述梦境、情感和人物故事,反映了其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往的怀念。
名家点评:
对于这首诗的点评,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一些评论者可能会关注诗人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还有评论者可能会从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意境美的角度来解读,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投射和反思。
鉴赏与赏析:
《杂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关于梦境、情感以及历史人物的叙述。首句“短梦曾留枕”,描绘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片段,似乎在告诉读者,美好的记忆往往在不经意间留下痕迹。紧接着,“馀情更献珰”,则转入了一种更为抽象的情感状态,将诗人未完成的情感寄托在一个特定的对象或物品之上。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
最后两句“宓妃空绝代,不得偶陈王”,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哲理性总结。诗人通过对宓妃和陈王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观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双重情绪。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