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寒食语,千载尚堪哀。
不念同光帝,□□□□□。
【注释】
杂题:即《杂咏》或《杂咏集》,唐代李商隐的诗集名。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所作。寒食:节名,在清明节前一、二两日,这天禁火冷食。此借指诗人所怀念的唐顺宗。帝:指唐顺宗李诵。同光:唐穆宗李恒年号。光,取其“皇”字。千载:千年。堪哀:值得哀伤。□□□:诗中的“□”字,当是“思”字,意为思念。【赏析】
首句“淑妃寒食语”,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淑妃”,指唐文宗的才女柳氏,时为贵妃。“寒食”,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禁止生火,只吃冷食。这句诗说的是柳氏在寒食节对皇帝说的一些话。
第二句“千载尚堪哀”,意思是说这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一千年了,但是仍然值得让人哀伤。“堪哀”二字,既是对过去的哀伤,又是对现在的一种感叹。诗人以一个“哀”字概括了这一千年来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末两句写柳氏对唐顺宗的思念。她怀念的是唐顺宗李诵。“同光”二字,既指顺宗年号,又指顺宗本人。这里用“不念”两字,表达出诗人对柳氏的同情和理解。因为柳氏的丈夫王茂元是顺宗时期的宰相,所以柳氏对顺宗怀有深厚的感情。而诗人却认为柳氏不应该只记恨自己丈夫的罪过,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
全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对柳氏与顺宗之间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