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给相如札,吾方长道山。
燕犹栖旧垒,驹已养天闲。
【注释】君给:指友人。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札:信笺。吾方:我正在。长道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以为其人洁廉壮节,其文约,其辞少,而意深。”燕犹、驹已:犹,语助词。驹,快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有《上林赋》,颇似子长之材,游楚,楚王闻之,遣风谏君,君为赐食。食之,复曰:‘寡人窃闻大王善为赋,端委而往,愿赐观之!’相如奉璧献之。王授璧,跪而受之。谓秦王曰:“秦四世有胜,卒并天下,亦各以事亡。臣问大王曰:‘秦四世有胜,卒并天下,缘何故?’秦王曰:‘凡是做霸者都从富民开始,而贵其力,贵其功。所以能成就霸业。如今秦国地广民众,兵强士勇,然而不能统一六国,这是由于没有明主,贤臣来治理的缘故。’相如曰:‘现在陛下有万民的百姓,却不知道如何役使他们,而听凭那些奸邪之徒欺侮百姓,因此百姓贫苦,盗贼横行;陛下何不下令,使官吏明白职责,使百姓知道如何为生,这样天下就会太平了。”秦王说:“您说得对。”于是拜相如为客卿,向诸侯宣扬秦国的强大。相如还出使到赵国,赵国认为他是贵客,不肯接见他。相如就发怒了,把和氏璧交给城旦(服刑的奴隶)抵偿自己的失职。城旦受了相如的委托,就杀了主管官员,把和氏璧献给了赵王。赵王斋戒五天,派遣使者送回璧于秦,秦国也斋戒五天,派出使者去接收璧。从那时以后,秦、赵两国互相攻击,战争不断爆发。后来秦与赵会盟于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于是奏瑟。秦国的史官记下了这件事,说:“某年月日,秦王在渑池设宴款待赵王,赵王弹瑟作乐,秦王为赵王弹奏瑟。相如因上前进谏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请让我为赵王献艺。’秦王同意让相如献艺,相如于是捧着缶(一种瓦器)敲了起来,并说:‘为赵王作一番表演吧!’秦王十分恼怒,喝令左右侍者将相如拉下去囚禁起来,准备处死他。这时蔺相如袒露着右臂,手执宝剑,立在殿前说:‘秦国要侵犯我国,难道只是我一个人吗?但我看秦王的群臣之中有像我的一样勇敢的人胆敢犯颜直谏的吗?’秦王被他的威武感动,最后派使者送回赵王的和氏璧。第二年,秦昭王派使者带着千金和文书,送给赵国丞相蔺相如一件玉璧,想以此来买和氏璧的归顺。相如估计事情难以成功,就坚决拒绝了,最终也没有得到。三年后,秦国又用一块价值五百万两黄金的和氏璧来换这块璧。相如估计事情难于成功,就坚决拒绝了,最终也没有得到。五年之后,秦王想要攻打赵国,赵国派使者把宝玉送给了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打算用十五城换取宝玉。这时蔺相如估计事情难以成功,便坚决拒绝了。最终也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