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听箫声一念差,碧云遮断阿环家。
春来无遣闲愁处,玉面纱巾出看花。

因听箫声一念差,碧云遮断阿环家

春来无遣闲愁处,玉面纱巾出看花

诗句解析:

第一首:

  • “因听箫声一念差” - 此句通过听箫的声音引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转变。箫声悠扬,往往让人心生遐想,此处则可能引发诗人的某种思考或感慨。
  • “碧云遮断阿环家” - “碧云”通常指代天空中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遮蔽的天空,给人一种遥远和神秘的感觉。“阿环家”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某人的居所,被“碧云”所遮挡,增添了一丝朦胧与不可及的意境。
  • “春来无遣闲愁处” - “春来”表明是在一个春天的时节,而“闲愁”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淡淡忧愁。这句诗表达的是,即使春天到来,也不要让这些闲愁占据心灵的空间。
  • “玉面纱巾出看花” - 这里的“玉面纱巾”形容了一种打扮,可能是为了外出赏花而特意准备的。诗人走出门去,手持纱巾,欣赏眼前的花朵。这不仅是赏花的行为,更是一种心境的抒发,表现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享受。

第二首:

  • “何处瑶姬款户来” - 使用神话中的人物“瑶姬”(传说为西王母侍女)作为比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形象,她的出现如同款待客人一般。这种描述不仅美化了景象,也增添了一份超脱现实的美感。
  • “蔷薇花下暂时徘徊犹豫” - 结合前面的神话形象,此句具体化了场景。诗人在蔷薇花盛开的地方停留,心中或许有些迷茫和徘徊。这种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也使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 “分明粉蝶通消息” - 使用了象征手法,粉蝶在花间飞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诗人通过观察昆虫的活动,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敏感和珍视。
  • “没有人知道一朵开” - 最后这句诗以一种哲理性的总结结束全篇。它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盛衰交替哲理的表达。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是如此短暂,应当倍加珍惜。

这两首即事小诗通过对日常场景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刘克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状况,是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