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伏日”要求学生分析诗句内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赏析艺术手法等。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圈出关键诗句,并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要写出诗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第一句“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写诗人夏日闲居,独享清适之乐。“屋山”“竹树”点出环境,“带疏蝉”是写夏景;“净扫风轩”表明了夏日炎炎,故“散发”而“眠”,表现一种悠闲、舒适之感。
第二句“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诗人用反语自谦,说自己一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只有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自己相比。“老子”和“陶令”都是诗人自称,表示自己谦虚。“长物”指珍贵的物品或多余的东西,“无长物”即“没有多余的东西”。
第三句“陶诗一卷枕屏边”,写陶渊明的诗集放在枕头边,随时翻阅。这既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也表明了诗人的闲适、淡泊之心。“枕屏边”表明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屋前屋后有山有树,还有蝉鸣声(屋山竹树带疏蝉)。②夏天天气炎热,于是放下扇子,脱下外衣,散发睡觉。(伏日)③我平生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事(无长物)。④我读陶渊明的诗,把它放在枕头旁边(枕屏边)。⑤陶渊明的诗集放在枕头旁边,可以随时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