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为书寄雁飞,功名从古恨无机。
良人白首沙场里,何日封侯建节归。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织锦为书寄雁飞
- 注释:”用织成的锦缎写一封信,希望它能随着鸿雁飞往远方”。这里的“锦缎”是制作精美的丝织品,象征着贵重和美好。而“书信”则是传递情感和信息的载体,“寄雁飞”则暗示了通过鸿雁的迁徙来寄托思念之情。
- 赏析:此句展现了戍妇将深情厚意寄托于远方书信中的情景,充满了对远行亲人的牵挂与期盼。
- 功名从古恨无机
- 注释:”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功名的追求总是充满遗憾,因为机会难得”。这里指的是古代人对于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等理想境界的追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机缘巧合少),往往无法实现。
- 赏析:此句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功名追求的一种普遍心态,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过程中所遭遇的无奈和挫折。
- 良人白首沙场里
- 注释:”丈夫在战场上奋战到头发变白”。这里的“良人”是对丈夫的称呼,表示对对方的深情厚谊。“沙场”是古代战场的别称,而“白首”则形容年老。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丈夫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场景,展现了他为了国家和家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同时,也表达了对丈夫忠诚守护边疆的敬佩之情。
- 何日封侯建节归
- 注释:”什么时候才能被封为侯爵,回到家乡享受荣华富贵”。这里的“封侯”是指被授予侯爵的荣誉,而“建节”则意味着被任命为官员或将领。“归”则指回到家乡。
- 赏析:此句反映了戍妇对丈夫的期望和愿望,即希望丈夫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获得封侯加官的机会,最终平安归来,和家人团聚。
《戍妇词三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戍妇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充满了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