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
犬彘不吞舒亶唾,岂堪与世作诗笺。

【注释】

区区:谦卑。毛郑:指汉代经学家毛公、郑玄,他们精研《诗经》和《尚书》。精专:精深专注。风人:指诗人,风雅的人。舒亶:春秋时鲁国人,以直谏著称。犬彘(zhì):猪狗;比喻卑鄙龌龊的小人。作诗笺:写文章或写信,书信中用诗词作为内容。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大历二年(769)春。当时杜甫已陷于困顿之中,在成都草堂过着清苦的生活,但心情依然未变,仍怀念着往昔与友人交往时的欢乐。此诗为杜甫病愈后访友之作。

首联说:“区区毛郑号精专,未必风人意果然。”杜甫自比“毛郑”,说自己不过是学有根柢而已;又自谓“未必风人意果然”,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学有所得,但未必能符合古人的“风人之旨”。这两句是说,尽管自己学有所成,但未必能写出好诗来。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毛公、郑玄都是精通《诗》《书》之学的古代学者,杜甫自比毛郑,表明自己的学问。风人指那些懂得《诗经》的人,杜甫在这里用一个反问句表达出他对于能否写出好诗的怀疑态度。

第二联说:“犬豚不吞舒亶唾,岂堪与世作诗笺。”杜甫认为,像犬和猪这样的动物是不会吞食他人口水的,因此不会去与人争诗坛上的胜利。杜甫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诗坛上的斗争的厌恶和不屑的态度。杜甫认为,自己虽然学有所成,但未必能写出好诗来。

第三联说:“犬豕何足言,安能作诗笺?”杜甫认为,犬和豕这样的动物是不能与人为伍的,它们只会让人感到厌恶。所以杜甫认为自己不应该去与人争斗。这里再次强调了杜甫对于诗坛上斗争的厌恶和不屑。

尾联说:“焉知吾辈非草茅,未有先鸣得意篇。”杜甫认为,我们这些人都是普通人,不能与那些有才能的人相比,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争夺诗歌的桂冠。尾联表达了杜甫谦虚谨慎的态度,认为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够取得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