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集一传一不传,可能宝晋胜坡仙。
苏郎不醉常如醉,米老真颠却辨颠。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米元章有帖云老弟山林集多于眉阳集然不袭古人一句子瞻南还与之说茫然叹久之似叹渠偷也戏跋二首”
- 注释:米元章(米芾)的帖子中提到,他的侄子(苏轼的弟弟苏辙)的文集比眉山(指苏轼,字东坡)的文集要多。他提到这一点时,并没有模仿前人的风格。苏轼南归后,两人就此进行了讨论,并感叹不已,好像在感叹对方的行为。最后以“戏”结尾,意味着这是一段轻松的谈话。
- “二集一传一不传,可能宝晋胜坡仙。”
- 译文/注释:关于这两部作品,一种版本流传下来(被传),而另一种则未流传。这可能是因为宝晋的《东坡先生真赞》优于坡仙的《东坡先生赞》。这里的“宝晋”和“坡仙”都是对苏轼和黄庭坚两位文人的尊称。
- “苏郎不醉常如醉,米老真颠却辨颠。”
- 注释:这里用“苏郎”和“米老”来指代苏轼和米芾。苏郎指的是苏轼,因为苏轼喜欢饮酒到常常醉酒。米老则是指米芾(米颠),他虽然自称颠,但实际上是能够分辨出真假的。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苏轼和米芾各自特点的评价和赞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两位文人的不同之处。苏轼(苏郎)虽然常常因饮酒过多而感到陶醉,但他的才华和精神却能超越这种状态。米芾(米老)尽管自称为“真颠”,实际上却能够辨别真伪,展现出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这首诗不仅是对两位文人的赞美,更是对他们各自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智慧的肯定。通过对苏轼与米芾这两位文学巨匠的比较与评价,诗中的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们各自的才华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