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邑曾为劫火尘,独兹犹是太平民。
儿时所历今三纪,便唤溪山作故人。
【注释】
丁酉: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
顺昌(chang chong):府名,治今安徽宣城。
步云阁:在顺昌县南,为唐时宰相李绅所建。
绝句: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每两句为一联,两联成对仗。
【译文】
当年我居住的地方曾遭战乱,如今还是一个太平百姓。
从孩童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十多年,如今这里又是我的故乡。
【赏析】
《宿顺昌步云阁》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此诗是作者重阳日登顺昌城步云阁时所作七绝组诗的第三首。这首诗写重阳时节,登临览眺,感慨万千,抒写了自己由“太平民”到“劫火尘”再到“太平民”的沧桑变迁之感。全篇以“太平”和“劫火”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首句点明题旨,“傍邑曾为劫火尘”,表明此地曾被战争蹂躏过;“独兹犹是太平民”,则说明今日此地仍然是太平盛世。二、三句承上启下,“儿时所历今三纪”,“便唤溪山作故人”,昔日的山川已非往昔之山川,而自己依然像当年一样生活在那里,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末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三纪”指三十年,这里用来代指自己的一生。诗人说:“虽然经历了三十多个春秋,但这里的山水依然如故,仿佛我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这一“故人”二字,不仅写出了山水依旧,更写出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