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蠹书常锁闭,数行苏墨半模糊。
院中老吏无存者,谁记南塘与雁湖。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第一句:四壁蠹书常锁闭,数行苏墨半模糊。
- “四壁蠹书”指的是书房里满是书籍,这些书籍因年代久远而显得陈旧且有蛀虫侵蚀的痕迹。“常锁闭”则描绘了这些书籍被经常锁闭的情景,可能是因为它们过于陈旧或含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被保护起来。
- “数行苏墨半模糊”中的“苏墨”可能是指书写用的墨水或者是某种特定的颜色,这里的“半模糊”表达了虽然墨迹清晰,但因为时间的流逝和书籍的老化,使得这些文字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 第二句:院中老吏无存者,谁记南塘与雁湖。
- “院中老吏无存者”描述了一个场景,那就是在院子里已经看不到任何老吏的身影。这可能是因为老吏已经去世,或者是迁入了新的住所,因此不再出现在这个院子里。
- “南塘与雁湖”可能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地名或者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个事件,但由于岁月的变迁,现在已经无法找到相关的线索了。
- 全诗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中书籍和老吏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逝。诗句中的“四壁蠹书”、“数行苏墨”等词语,都传达了一种古老的氛围和深深的怀旧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也展示了对那个时代的深深怀念。
诗人在诗中还提到了“院中老吏无存者”,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这种情感是深沉而又复杂的,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是一首充满怀旧与感慨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书房中的书籍和老吏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内涵,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