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倦勤扬末命,嗣皇访落记孤忠。
铜人嘿嘿输伊辈,铁汉堂堂止此翁。

【注释】

先帝:指唐玄宗。倦勤:意指年老而力不济,不再过问政事。扬末命:即“偃武”,停止战争,表示对武备不再使用。嗣皇:指唐肃宗李亨。访落记孤忠:询问遗留下的忠心。铜人:指代武器。伊辈:他们。铁汉:像铁一样坚强的身躯。止此翁:只能如此而已。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至十五载(756年)。当时,诗人被贬在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这年的春天,他写了这首诗赠给他的朋友常建。常建时任侍读,因受牵连被贬。

首句“先帝倦勤扬末命”,意思是说,先帝(唐玄宗)因为厌倦了战争,才让位给儿子,停止了对敌国的战争。这里用“扬末命”这个典故,来说明唐玄宗不再用兵,是为了表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国家和平的向往。

第二句“嗣皇访落记孤忠”,意思是说,皇帝(唐肃宗李亨)要询问遗下的忠心,以了解他的忠诚。这里的“访落记孤忠”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唐肃宗曾经向一些大臣请教如何保持国家的稳定,其中一位大臣就提出了“忠臣必在野”、“天子须为客”这样的主张。

第三句“铜人嘿嘿输伊辈”,意思是说,那些武器(铜人)都默默地将它们的力量传给了他们。这里的“伊辈”是指那些统治者。这句话暗指唐肃宗李亨虽然表面上关心百姓,实际上却只是依赖这些统治者的力量来维持国家的统治。

第四句“铁汉堂堂止此翁”,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铁汉,也只能这样罢了。这里的“止此翁”指的是那些统治者中的一些人,他们已经失去了斗志和勇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失望和不满。

这首诗通过讽刺唐肃宗李亨对战争的态度和他身边的大臣们的不同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和忧虑,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