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泉竭泽剥床肤,券封如山泄尾闾。
埒国贾胡成小贩,专城太守甚癯儒。
【注释】
①粟泉:泉水。竭泽:使水枯竭,喻用尽资源,使民穷困。剥床肤:比喻剥削百姓。②券封:契约,指买卖契约。如山:像山一样多。泄尾闾:泄,泄漏,指流放、杀害等事;尾闾,神话中的海神名,代指国都长安(今西安)。③埒:通“藉”,同“藉”,借。贾胡:古代指商人或行商的人。小贩:小商小贩,这里指小商人。④专城太守:专城的长官,这里指长安的长官,即宰相。甚癯儒:非常消瘦、清瘦的读书人。
【赏析】
这组诗大约写于天宝六载(747)至天宝十三载(754),诗人任监察御史时。当时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玄宗仓皇出逃,诗人随从前往,途中作此诗以寄忧国之思。
前四句写长安的荒凉。唐玄宗为平定安史叛军,曾把长安附近的地区划归河东节度使管辖,并把大批人民迁移到关中地区来充实人口,长安一时成了人满为患的地方。但长安周围的老百姓却仍然过着艰难的生活,他们被逼得卖儿鬻女,家家户户破败不堪。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地描绘,表达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后四句写长安城内官吏的腐败。长安城虽然人烟稠密,但官吏们并不关心百姓疾苦,反而把钱财看得很重。他们之间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为了争夺财富而不择手段。长安城成了大盗横行之地,官府成了抢劫的工具。而那些贪官污吏则更加肆无忌惮。他们不仅不体恤百姓,反而把他们当成了榨取金钱的对象。诗人通过揭露官吏们的这种丑恶行径,进一步表明了他对人民的关怀和对统治者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