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收边讯云蝗入,近得京书报哨回。
放得子陵归钓濑,还他高密上云台。
【注释】
- 书事三绝:诗题,指作者收到边关消息后所作的一组诗。书事,书信之事;三绝,指《书愤》、《书博山道中壁》和《自咏》这三首七律。2. 放得子陵归钓濑:据《后汉书·严光传》,东汉初年,有名儒严光隐居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畔垂钓,不肯出仕做官。后来他听说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就穿着旧棉衣到富春江去会见刘秀,表示自己愿意为官。3. 高密:春秋时齐国人曹褒封地。这里泛指故乡。4. “云蝗”句:意思是说边关传来了蝗灾的消息。5. 京书:指京城送来的诏书或文书。6. 哨回:侦察归来。
【译文】
刚刚接到边关的消息说蝗虫进入边境地区,不久又接到朝廷发来的诏书说侦察队伍已经返回。
现在可以放下钓鱼竿回到家乡了,请让他回去向高密的云台山上报告胜利的消息吧。
【赏析】
《书事三绝》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作品共三首,每首都以“书事”为题,内容都是抒发自己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第一首写边关传来了蝗虫入侵的消息,接着又说接到朝廷发来的诏书说侦察队伍已经返回,可见陆游当时正在前线,而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及时。
第二首写的是收复失地之后,可以安心地回家与家人团聚了,于是便让高密的云台山上的人们把好消息传回来。
第三首是全组诗的总结之作,也是最后一首。它用了一个典故,即三国时期的严光,字子陵,东汉初年著名的清高之士,他曾在富春江畔垂钓,不肯出仕为官,后来他听说汉光武帝刘秀当皇帝,就穿了旧衣服去见刘秀,表示自己愿意为官,结果被拜为谏议大夫。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就是用这个典故来表达陆游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以及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