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贱儒冠贵鞅斯,士生此际命如丝。
可怜聚议骊山下,骈首趋坑尚未知。
“读秦纪七绝”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解读:
- 秦贱儒冠贵鞅斯,士生此际命如丝:“秦贱儒冠贵鞅斯”意指秦朝中,儒生地位卑微,而权贵则享有尊贵的地位。这里的“鞅斯”可能指的是权贵们的行为方式或态度。而“士生此际命如丝”则表达了士人在那个时代的命运如同细丝般脆弱和无助。
- 可怜聚议骊山下,骈首趋坑尚未知:“可怜聚议骊山下”描绘了一个场景,即人们在骊山脚下聚集讨论时事,但最终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或结果。
- 译文对照:
- 原文对照:《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有“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中也有“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 赏析要点:
- 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秦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展现了士人阶层在动荡时期的痛苦与无奈。
- 语言风格:刘克庄的语言风格豪放不羁,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思想内涵:通过对秦朝社会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士人的同情和理解。
《读秦纪七绝》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它通过简洁的诗句和生动的场景描写,深刻地揭示了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士人的命运,同时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