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难言敢纳忠,祖龙虽暴却英雄。
同时见者皆齑粉,肯活茅焦沸鼎中。

读秦纪七绝

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

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

匈奴驱向长城外,当日蒙恬计未非。
欲被筑城夫冷笑,辒辌车中谁复归。

赏析:

《读秦纪七绝》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秦朝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秦始皇和秦朝历史的评价。

诗的第一句“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描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百姓死于战争。而杞梁则为了忠于国家,宁愿选择死亡,成为了尘土。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秦始皇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

诗的第二句“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则是在讲述秦始皇时期,征召女性进入皇宫,她们被迫为皇帝提供衣物。这里诗人用“不知”和“几人”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无奈和悲哀。

诗的第三句“匈奴驱向长城外,当日蒙恬计未非。”则描述了秦始皇时期,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威胁着秦朝的边疆安全。然而,当时秦国的将领蒙恬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决心要保卫国家的边疆安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蒙恬将军的敬仰和对他的坚定信念的赞美。

最后一句“欲被筑城夫冷笑,辒辌车中谁复归。”则是诗人对当时那些修筑长城的工匠们的讽刺。他们虽然辛苦劳作,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甚至还要受到嘲笑。这里的“辒辌车”是一种古代的战车,用来运送物资和人员,但在诗人看来,这种战车中的人们却像是被囚禁的奴隶一样,无法自由地生活。

《读秦纪七绝》通过描绘秦朝的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秦始皇和秦朝历史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比、讽刺等多种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