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丙寅赠月蓬
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注释
- 孝肃:指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因常穿黑色的衣服,又被称为“孝肃”。他的作品风格豪放,语言精炼。
- 龙图:指的是宋代官员张商英(字文忠),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 恕斋公:指的是张商英的别号,表示他的为人公正宽厚,善于处理政务。
- 南山判:古代的一种司法文书,由地方法官在南山上判决案件。
- 两个道人:诗中提及的两个道士争夺一片云朵的故事,用以比喻两人之间的纷争。
译文
自孝肃以来,我感受到的风力已经减少,如今龙图是那位恕斋公。
请问谁能为我向南山的法官请求,让这两个道士停止争斗,共同拥有一片云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的寓言故事,传达出诗人对于社会纷争和个人修养的看法。诗人以“孝肃以来风力少”开篇,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的个人感慨。紧接着提到“今龙图是恕斋公”,这里的“龙图”是指张商英,“恕斋公”则体现了他的公正形象。诗人接着通过询问的形式,引出了两个道人争夺一片云朵的寓言故事,寓意深远,既反映了道教中的修炼观念,也隐喻了人间的名利之争。
诗人通过“凭谁为请南山判”和“两个道人争一蓬”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社会纷争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放下纷争,回归自然的愿望。这种表达方式既新颖又富有哲理,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