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诗句原文:

非窦太皇崇老子,呵公孙子诧周公。
汉廷可是无骁勇,刺彘须烦九十翁。

注释:

  • 窦太皇:指西汉时期的帝王刘恒。
  • 老子: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中被称为“玄门祖师”。
  • 公孙子: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孙膑(字子桑)。
  • 周公:即周朝的开国重臣周公旦,是孔子的老师。
  • 汉廷:汉朝的朝廷。
  • 骁勇:勇猛善战。
  • 彘:指猪。
  • 九十翁:九十岁的老人。

译文:
不是窦太皇推崇老子,呵公孙先生夸赞周公。汉朝朝廷可能没有勇敢,刺猪需要麻烦九十岁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时代风貌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首句“非窦太皇崇老子”,诗人巧妙地借用了汉代帝王刘恒与老子的形象,暗示汉朝时期虽然尊崇老子的学说,但并未真正将其付诸实践。第二句“呵公孙子诧周公”,则转向春秋时期的孙膑,他虽然被誉为兵圣,但其实际军事才能却被忽视。这种对比既突出了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评价标准。第三、四句进一步展开,指出汉朝朝廷虽无骁勇之士,却有九十岁的老者在为国家效力,讽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衰败。最后一句“刺彘须烦九十翁”,则是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见解,体现了宋代诗词的风格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