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溺长沮振古豪,不能历聘遂深逃。
獾郎一肚皮周礼,浪说求田意最高。
【注释】
田:指《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禹过之,曰:‘吾何为至此?’长沮曰:‘夫子欲之南也。’禹反语之曰:‘我欲往南,彼众我寡,不可以强争也。’”振古豪:振,通“赈”,救济;豪,慷慨。振古豪,言其慷慨悲悯之心。不能历聘遂深逃:历,经历;聘,应允出仕;遂,于是;深逃,深藏不露。言其不屈于权贵的诱惑,隐居山林。獾郎:即獾郎君,指隐居山林的隐士。周礼:周朝的礼法制度,此处借指儒家的礼仪规范。浪说求田意最高:浪说,随意说说;求田,指谋求官位;意最高,意气风发之意。言其追求仕途名利。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画中人物的形象及其行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句写画中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以“长沮、桀溺”二人自比。他们都是隐于民间的贤人志士,不愿同流合污,宁愿饿死也不做违心的官,因而被世人所熟知。诗人将画中人与之相提并论,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倾向。
次句写画中人的行为特点。他不愿做官,便隐居山林,过着清高脱俗的生活。
第三句写画中人的言行举止。他满腹经纶,但并不以此自傲自大。相反,他以周礼自诩,以追求仕途名利为最高境界。这一行为和言语,都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末句是对画中人的赞颂。他虽然身处山林,但依然保持着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他的言行举止,都让人感到一种精神的力量在鼓舞着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人的形象描写和行为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