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
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
明主亲临决,诸儒共讲论。
裨谌谩求野,戴圣自专门。
伋学方垂范,聃书盍塞源。
四篇殊建武,百问陋开元。
会稡新编钜,芟夷聚讼繁。
俚辞羞狗曲,小辨戒猩言。
舞蹈威颜近,传宣诏语温。
昭回洒牺画,燕衎洽尧樽。
宝带攽藏府,名驹出大宛。
㨀持叨象版,烹啜试龙园。
羁贱均蝼蚁,清华缀鹭鹓。
謏闻惭倚席,朽质谬乘轩。
占毕无嘉颂,将何报上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

  • 诗句翻译:我进入经筵,讲解《礼记》并彻章。

  • 关键词注释

  • 经筵:古代帝王的内宫讲书之地,为皇帝讲授经史之堂。

  •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章:篇章,此处指对《礼记》的讲解。

  • 赏析

  • 诗中描述了作者被召进经筵,进行《礼记》的讲解。

  • 通过“彻章”一词,表达了他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和讲解。

  • 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儒学经典的重视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

惟王建邦国,以礼定乾坤。

  • 诗句翻译:只有王建立国家,用礼仪来定乾坤。

  • 关键词注释

  • 王建立国:指君主或领导者建立国家、统治国家的行为。

  • 乾坤:天地,指宇宙万物。

  • 赏析

  • 这句诗表明了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通过礼仪来规范国家的秩序和稳定。

  • 强调了君王作为国家领导者的责任与使命,以及他们应当如何运用礼仪来维护国家的和谐与繁荣。

大分严堂陛,弥文及冠昏。

  • 诗句翻译:在宽敞的殿堂中,礼仪贯穿于各种仪式之中。

  • 关键词注释

  • 大分严堂陛:指宽广而庄重的殿堂。

  • 弥文及冠昏:指礼仪贯穿于婚礼等重要场合。

  • 赏析

  • 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庄严、隆重的氛围,以及人们对于礼仪的重视。

  • 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婚姻等重大仪式的礼仪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徐行非曰逊,亟拜不为烦。

  • 诗句翻译:缓慢行走并不是因为谦逊,急忙下跪并不觉得繁琐。

  • 关键词注释

  • 徐行:缓慢行走,形容行动从容不迫。

  • 亟拜:急忙下跪,形容行礼过于急切。

  • 逊:谦逊,这里指慢行以示敬意。

  • 烦:繁琐,这里指礼节繁复让人感到累赘。

  • 赏析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礼仪的看法,认为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过度追求谦卑反而显得不必要,应该保持适度的恭敬。

  • 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礼节规范的严格要求,以及人们在这些规范面前需要保持的耐心和谨慎。

臣岂容私量,人谁越短垣。

  • 诗句翻译:我怎能因私情而量度他人?谁会超越围墙?

  • 关键词注释

  • 臣: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 私量:私自衡量,指出于个人情感而做出的判断或评价。

  • 人谁越短垣:意指别人谁能越过矮墙?比喻他人无法超越自己。

  • 赏析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认为自己不应该因为个人情感而做出不公正的评价或判断。

  • 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强调人们应该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他人。

秦惟损则覆,鲁以秉而存。

  • 诗句翻译:秦国由于损害而覆灭,鲁国因为坚守而得以存续。

  • 关键词注释

  • 损则覆:指由于损害而导致灭亡。

  • 秉:持守、坚持的意思。

  • 鲁以秉而存:指鲁国能够坚守正道而得以保存。

  • 赏析

  • 这句诗以秦国和鲁国为例,表达了古代社会对于不同政治路线的选择和后果的观察。

  • 暗示了秦国因为损害而覆灭的历史教训,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扩张或破坏的行为。

制备周京奠,仪成汉帝尊。

  • 诗句翻译:准备周到,京城奠基;典礼完成,汉帝尊崇。

  • 关键词注释

  • 周京奠:指京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或奠基仪式。

  • 仪成:典礼完成。

  •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

  • 赏析

  • 这句诗描述了古代帝王在进行重要仪式时的宏伟场景,以及人们对其的高度尊重和赞誉。

  • 强调了皇帝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地位,以及人们对其统治的认可和敬仰。

民彝何可泯,经籍未尝燔。

  • 诗句翻译:民众的常法不可泯灭,经典文献从未被烧掉。

  • 关键词注释

  • 民彝:指民众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 何可泯:不可以泯灭的意思,指民众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不可改变的。

  • 经籍:指经典文献,包括书籍、文献等。

  • 未尝:没有经历过,表示从未发生过。

  • 赏析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民众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坚定信念,认为它们是不可改变的,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认为经典文献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必须得到保护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