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居供给少,不用犬防篱。
只恐偷儿黠,来窥壁上诗。
【注释】
①崖居:在山崖上居住。②“供给”句:指山中没有多余的食物,所以不需要犬只守护篱笆。③“只恐”句:恐怕小偷儿狡猾,来窥视壁上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的诗。全诗通过写山居生活的一些片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清高不群的性格和孤傲、淡泊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鄙夷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执着。
一开头两句“崖居供给少,不用犬防篱”,就表现出了诗人与世无求、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崖居供给少”,是说山居生活简朴,物质供给不多,“不用犬防篱”,说明诗人过着清苦而自由的生活。这里,“崖”字写出了山居的地理位置,“供”字写出了生活俭朴,“防”字写出了警惕性高,“犬”字写出了生活清贫,“篱”字则写出了生活的简陋。这两句话是全首诗的基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色彩,为后文作了铺垫。
第三句“只恐偷儿黠,来窥壁上诗”,进一步描写了诗人的生活。“偷儿黠”是说小偷儿很狡诈,“来窥壁上诗”,是说小偷儿会偷偷摸摸地进来偷看墙上的诗。这一层意思,既照应了前两句,又为下面写偷儿被捉的情景作好了铺垫。
第四句“来窥壁间字,字如钩似剑”。这两句是偷儿被捉以后的反应。“来窥壁间字”,是说偷儿偷窥到墙上的字,“字如钩似剑”,是说这些字写得像钩子一样,像是利剑。这句诗既交代了偷儿的行踪,又写出了偷儿的狡诈。
整首诗以“崖居供给少,不用犬防篱”两句起兴,先勾画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再通过对偷儿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清高、淡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格。最后,诗人以“偷儿被捉”结束全诗,使整个诗歌结构严谨,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