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饮菊潭,八十冠貂蝉。
高叟饮菊涧,六十雪满颠。
胡公死无名,高叟生无权。
权随粪土尽,名与穹壤传。
刘生劝高叟,世事不两全。
饥且拾落英,渴且𣂏寒泉。
快吟三千篇,多活五百年。

【诗句注释】

胡公:指唐代诗人胡曾。饮菊潭:指隐居在菊潭边,饮酒赋诗,不问世事。八十冠貂蝉:指胡曾有官至宰相的荣耀,但晚年却归隐田园,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高叟:泛指年岁已高之人。六十雪满颠:指胡曾有六十岁而头发白得像雪一样。权(quán)随粪土尽:权位如粪土般微不足道。名与穹壤传:名声流传于天地之间。刘生:指刘禹锡,唐人。劝:劝说。饥且拾落英:形容生活清苦,但仍自得其乐。渴且𣂏寒泉:口渴时只能喝冷水,形容生活的艰苦。快吟三千篇:指能作好诗千首以上。多活五百年:指能活到八百岁。

【译文】

胡公饮酒赋诗,享尽八十高龄仍官居高位;高叟饮酒赋诗,六十岁时头发白得像雪一样;胡公没有留下姓名,高叟却有不朽之名;荣华富贵终会消失,名声可以流芳百世;刘生向高叟劝谏,世事不能两全其美;他饱尝清苦生活,口渴只能喝冷水;他写了许多好诗,得以长寿八百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任夔州刺史时写给友人刘禹锡的。当时刘禹锡正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遭贬为朗州司马,途经夔州,两人相见甚欢。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朋友在菊潭、菊涧喝酒赋诗的情景,表达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

诗一开篇,即点明二人都是高寿之人。胡公八十,高叟六十,可见他们都已年逾古稀。然而他们的境遇却大不相同。胡公虽然已经身居相位,但却过着淡泊名利的隐逸生活;而高叟则相反,他一生都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两句诗一反常理,令人感到新奇。

第二句进一步描写了胡高二人的性格特点。他们都十分看重名誉地位。胡公在八十岁时仍然能够饮菊潭边的美酒,写出自己的得意之作,这足以说明他的才情非凡,也足见他对名誉地位的重视。而高叟在六十岁时头发白得像雪一样,却仍然能够写出许多好的诗歌,这更说明他的才情过人。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胡高二人性格特征的具体描写。他们虽然都有很高的官位,但是他们都不屑于享受那些虚名浮利。他们认为,那些荣华富贵就像粪土一样不值得一提;而且那些荣华富贵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消失。因此他们宁愿选择那些平淡无奇的生活方式。

在第五六句中,诗人用一个典故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能像古人那样拘泥于世俗礼法。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这一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进步和新颖的。

最后四句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诗人认为,无论是胡公还是高叟,他们都留下了不朽的名字,因为他们的作品都能够流传千古。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和尊重。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及时行乐,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白白浪费。这也是他们对后人的一种寄语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胡高二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被名利所束缚。同时他也提醒后人要珍惜时间,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白白浪费。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