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两仙人,偶来听风竹。
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独。
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
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
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
十一月二日至紫极宫诵李白诗及坡谷和篇因念苏李听竹时各年四十九予今五十九矣遂次其韵
注释:十一月,天寒地冻的时候,我来到了紫极宫。这里供奉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塑像。在诵读李白诗歌的同时,我也吟咏了王安石、苏东坡等文人雅士的作品。想到苏李二人当年聆听竹林之声时,年龄都只有四十九岁;而我现在已经五十九岁了,不禁感到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因此,我在这里再次吟咏起他们的作品来。
翰林两仙人,偶来听风竹。
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独。
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
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
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
译文:
翰林院的两位仙人,偶尔来到倾听风中竹子的声音。
萧萧的竹林,有一千竿竹子,而每根竹子上都有一把绿色的扇子。
年轻时就与众不同,到了中年才显现出独特的个性。
感叹自己已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在那里过上三晚。
不久就要回家,为什么要等到占卜才能决定呢?
夜郎郡和儋县,老人一生要往返多次。
到宜州府做官时,路上的危险和颠簸使得车子翻了好几次。
山中采集灵芝,回到家时,家里的锅已经煮好了饭菜。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写于作者被贬宜州期间。作者自叙生平遭遇,感慨人生无常,并抒发了对苏轼、李白的仰慕之情。全诗以“赋”为主,兼用“比”。前八句是赋,后四句是比。此诗可分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赋”,写自己的坎坷经历,抒身世之慨;后四句为第二层,借“比”,抒发对苏、李的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