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烟海眩弥茫,一念毫厘判圣狂。
煽宠艳诗多狎客,漏名直笔几牙郎。
同时待诏馀枚叟,何处山人似李唐。
老矣自筹身世事,不将卦气问京房。
和季弟韵二十首,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群书烟海眩弥茫,一念毫厘判圣狂。
这句的“群书”指的是大量的书籍,“烟海”则形容这些书像烟雾一样无边无际。“眩弥茫”形容阅读时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迷雾之中,无法分辨方向。“一念”表示在一瞬间的决定或思考。“毫厘”是形容非常微小的距离,这里用来形容思考的细致程度。“判圣狂”是指做出判断或决定。整句诗描绘了一个人沉浸在书籍中,面对众多的知识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在一瞬间做出了重要的选择或决定。
煽宠艳诗多狎客,漏名直笔几牙郎。
这句的“煽宠艳诗”是指那些迎合权贵、追求名利的诗作。“多狎客”是指这些诗人喜欢与权贵交往,成为他们的附庸。“漏名直笔几牙郎”是指那些能够直接进入朝廷、担任重要官职的文人。“漏名”是指通过关系网或其他手段获得官职,而“直笔”则是指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几牙郎”是指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来影响他人的人物。整句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包括一些诗歌创作迎合权势、一些文人通过非正当方式获取官职等。
同时待诏馀枚叟,何处山人似李唐。
这句的“待诏”是指等待皇帝的命令进行工作或服务。“余枚叟”是指其他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山人”在这里指隐居的人,可能是指作者自己或其他隐士。“李唐”是指唐朝,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隐士精神的向往。
老矣自筹身世事,不将卦气问京房。
这句的“老矣”是指年老,“自筹身世事”是指自己筹划人生、处理事务。“京房”是指古代的一个著名占卜家,他的学说被广泛流传并被后人研究学习。“不将卦气问京房”是指不依赖占卜家的学说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主思考的重视。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官场腐败、文人功利主义等。作者通过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风气的不满和对隐士精神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