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筅耳手不住,一人坦背抓痒处。
一人理发虱禽获,一人喷嚏虎惊去。
余鼻久塞耳骤聋,虱无附丽头已童。
惟背负暄觉奇痒,麻姑之爪未易逢。
吾闻气泄如堤溃,枕高唾远道家忌。
且留眼读养生书,莫将身试快意事。
【注释】1.筅耳:用筷子蘸水擦耳朵。
2.坦背:袒露背部。
3.搔痒处:指身上痒的地方。
4.理发虱禽获:比喻理发时将虱子等小虫捉拿干净。
5.喷嚏虎惊去:比喻打喷嚏时,因声音大像老虎一样,吓得人跑开。
6.麻姑:相传为东汉时期女仙,以手弄丸药治病救人而著名。这里借指按摩。
7.枕高:枕头过高。
8.道家忌:道家认为,气泄如堤溃,有伤元气;枕头太高,则唾沫易飞,对养生不利。
9.养生书:养生之道的书籍。
【赏析】此诗写自己一人独居时的生活琐事,表现了作者追求养生之道的思想。
开头两句写一人忙于扫地,另一人则在背后抓痒。这是说一个人忙于家务琐事,另一个人则在背后偷闲享受。第三句写一人忙着给头发理发、剪去虱子,另一人则因为打喷嚏而吓跑了老虎。这四句都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通过这些琐事反映出作者追求清静、远离世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两句写自己长时间不闻不问,以致久塞鼻窍、听力减退,以至于连虱子都找不到藏身之地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中间四句写自己的后背感到奇痒难耐,于是用麻姑的手指来按摩。麻姑是传说中能用手指治病的神仙,这里用麻姑的手指来按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最后两句则是说自己听说气泄如堤溃,枕头太高容易引起健康问题,所以应该保持适度的休息。同时,也要读一些养生书籍,避免沉迷于快意之事。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含义深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反映了作者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健康和长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