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止能战平地,安知东南有长技。
大江无时起风涛,下濑楼船如屋高。
丕坚二子曾夺魄,曰彼有人此勍敌。
当时百万鸟兽奔,况尔小丑真游魂。
妇语稿砧闬语罢,鼓行勿信傍人吓。
明年汉淮春水生,凯旋笳吹来相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观调发四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胡马止能战平地,安知东南有长技。
译文:匈奴骑兵只能打仗在平地上,怎么知道南方有善于战斗的人?
注释:胡马:指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止:只。止能战:只能打在平地上。安知:怎能知道。东南:指南方。长技:擅长的技能。
赏析:诗中以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为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南方人才的担忧和期待。他认为匈奴骑兵只能打在平地上,而不知道南方有善于战斗的人。这种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忧虑和对于和平的渴望。

大江无时起风涛,下濑楼船如屋高。
译文:长江没有时刻都在风涛之中,楼船就像高房一样从下面划过。
注释:濑(lài):水中小滩。楼船:高耸入云的船只。
赏析:这里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色,以及楼船在江面上划过的壮观景象。诗人用“大江无时起风涛”来描绘长江的波涛汹涌,用“下濑楼船如屋高”来形容楼船在长江中的雄伟。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长江的浩渺和楼船的高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沧桑的感受。

丕坚二子曾夺魄,曰彼有人此勍敌。
译文:丕坚的两个儿子曾经让敌人惊恐不已,说敌人有人才是我的强大对手。
注释:丕坚:唐朝将领李丕坚。二子:他的两个儿子。夺魄:使对方恐惧得魂飞魄散。勍敌:强大的敌人。
赏析:这里通过丕坚两个儿子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敌人的警惕。他认为敌人之所以能够被打败,是因为他们拥有人才;而自己之所以强大,则是因为有人才在身边。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于战争的认识。

当时百万鸟兽奔,况尔小丑真游魂。
译文:当时百万大军像飞鸟走兽一样奔逃,你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简直就是游魂野鬼。
注释:百万鸟兽奔:形容军队众多,声势浩大。况尔小丑:何况你是个小人物。真游魂:真是像游荡的鬼魂一样。
赏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百万军队和千万个游魂相提并论,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恐惧。他认为小人物在战争中就像游魂野鬼一样无助和悲哀,而真正的强者则能够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妇语稿砧,剺𫗴未干,鼓行勿信傍人吓。
译文:妇人的话语还停留在砧头上,饭菜还没来得及吃,就急忙下令出发,不要听信旁人的话。
注释:剺𫗴(zhōu yuè):切菜的动作。剺(zhǐ):用刀切菜。剺𫗴未干:菜还没有吃完。剺𫗴未干:切菜的动作还没有完成。鼓行:命令军队迅速前进。勿信:不要相信。傍人:旁人或同僚。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紧张忙碌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妇人切菜的动作和饭菜的状态的描述,表达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鼓行勿信傍人吓”这句诗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应该盲目地听从旁人的恐吓和威胁,而是要有清醒的判断和坚定的决心。

明年汉淮春水生,凯旋笳吹来相迎。
译文:明年春天淮河的水涨起来的时候,凯旋归来的战士们吹着军号欢迎你。
注释:汉淮:淮河。凯旋:胜利归来。笳(jiā)吹:军中吹奏的乐器。来相迎:前来迎接。
赏析:这是对诗人未来的期待和祝愿,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他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带来和平与安宁的生活,也希望战士们能够凯旋归来,受到人民的欢迎和尊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