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葬淮头,营妓岁沥酒。
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
病中杂兴
柳七葬淮头,营妓岁沥酒。
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
注释:
柳七:指宋代词人柳永。
葬淮头:在淮河边埋葬。
营妓:指歌妓。
岁沥酒:每年为柳永饯行时洒酒于地,表示哀悼。
花翁坟:指花翁的坟墓。
有人擘纸否:有人为他送丧吗。
赏析: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的一组诗歌,共十首,每首都抒发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其中第一首《柳七葬淮头,营妓岁沥酒。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通过描绘柳永的墓地、歌妓们每年的洒酒和对花翁坟墓的好奇,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之人的哀思和怀念。
诗中的“柳七”指的是宋代词人柳永,他被后世誉为“柳七郎”,他的词作以婉转动人、情感丰富著称。然而,这位才子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诗人在诗中回忆了柳永生前的种种,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追忆之情。
“营妓”是指古代乐府中的歌舞艺人,她们在宴会上为宾客演唱,是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用“营妓岁沥酒”来形容每年为柳永举行的饯行仪式,洒酒于地以表达哀悼之情。这种仪式体现了人们对于逝去之人的敬意和怀念。
“不知花翁坟,有人擘纸否。”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对花翁坟墓的好奇和探询。花翁可能是某个人的姓氏或别称,这里用来泛指某人的墓地。诗句中的“有人擘纸否”则表达了一种疑问,有人是否为他送丧,是否有人为他守孝,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和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柳永墓地、营妓和花翁坟墓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和追忆。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风俗人情,同时也展示了人们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