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瓢未必臞颜氏,裹饭谁曾访子来。
天上人间唯玉帝,肯分雨露到枯荄。
注释:听到五月八日皇帝的诗,我不禁感叹,即使像颜子那样喝瓢水也能保持身材,裹着饭团去拜见孔子的人又有几回?天上人间只有玉皇大帝会分给枯草雨露。
赏析:这首诗以诗人对朝廷赏赐的期待与失望为主线,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和无奈的心情。首句“饮瓢未必臞颜氏”,诗人以颜回为比喻,表达了对朝廷赏赐的期待。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虽然生活清苦,但仍然能够保持身材,这使诗人产生了对朝廷赏赐的期待。然而,当诗人得知朝廷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来赏赐时,他的失望之情油然而生。第二句“裹饭谁曾访子来”,诗人以孔子为比喻,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孔子曾经在卫国的时候,为了寻找粮食,曾经带着饭团去拜访他人。而诗人在这里用“裹饭”一词,既形容了当时自己的困境,也表达了对朝廷赏赐的失望。第三句“天上人间唯玉帝,肯分雨露到枯荄”,诗人以玉皇大帝为比喻,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玉皇大帝是天宫的主宰,他的权力和地位都高于人间。然而,诗人认为即使是玉皇大帝,也不会把雨露分给枯萎的草根,这就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最后一句“肯分雨露到枯荄”,诗人以枯草根为比喻,表达了对朝廷的愤怒。枯草根在地面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朝廷却依然把它当作宝贝,这是对朝廷的讽刺和控诉。整首诗通过对朝廷赏赐的期待和失望,以及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怒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