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舒之志甚锐,祚宋之言可悲。
浓墨书奸党石,长绳拽粹德碑。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惩舒之志甚锐,祚宋之言可悲。
浓墨书奸党石,长绳拽粹德碑。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文天祥在狱中所作。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抗元将领和诗人,与陆秀夫等人被俘后坚贞不屈,以死明志,被后世称为“文山”。他一生为民族大义而奋斗,其诗慷慨激昂,感人至深。
这首诗的大意是:文天祥对南宋王朝的忠诚之心非常坚定,然而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却令人感到悲哀。他用浓重的笔墨书写了奸臣、奸党的罪状,用长长的绳索拽出了那些忠良之士的墓碑。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似乎在指责南宋政府对奸臣、奸党的纵容和包庇。但实际上,文天祥是在用一种悲愤和愤怒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担忧。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惩舒之志甚锐,祚宋之言可悲。
浓墨书奸党石,长绳拽粹德碑。
注释:
惩舒之志:指对奸臣的痛恨和惩罚之心。
祚宋之言:指对宋朝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长绳拽粹德碑:指用长长的绳索拖拽出忠良之士的墓碑。这里的“长绳”象征着严厉的惩罚和打击,而“萃德碑”则代表了国家的正气和道德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奸臣和忠良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奸臣的痛恨和对忠良的赞赏。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这首诗中,文天祥用浓重的色彩描绘了奸臣们的罪行,用严厉的手段惩罚了他们。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这首诗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它揭示了社会上存在的腐败和堕落现象,呼吁人们要警惕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保持社会的公正和道德。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歌,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文章。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勇敢的文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仰和原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