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呵肌理泉润,拊摩德性玉温。
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
注释:
- 嘘(xū)呵:吹气。肌理:肌体纹理,指肌肤。泉润:水滋润。
- 拊摩:抚摸。德性:道德品质。玉温:像玉一样温润。
- 无毫发恨:没有任何遗憾、悔恨。
- 何曾犯斧凿痕:从来没有受过斧凿的创伤。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玉石的诗,通过对玉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德的赞美。
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嘘呵肌理泉润”和“拊摩德性玉温”两个画面,形象地描绘了玉石的细腻和温润,仿佛能够感受到其内在的生命力。接着,“可谓无毫发恨,何曾犯斧凿痕”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玉石纯洁无暇、自然无瑕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于人类过于刻意雕琢、追求完美的态度的批评。
第二首诗中,“吁嗟乎”,一声叹息,将读者带入到对玉石的思考之中。“吁嗟”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玉石的珍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抚之若友”,则是诗人对玉石的一种情感寄托,仿佛在抚摸玉石时,能感受到它那温暖而亲切的拥抱。
第三首诗中,“噫嘻”一词再次响起,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玉石深深的喜爱之情。“噫嘻”之后的内容,则是对玉石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其坚韧不屈品质的钦佩。最后一句“宁知有瑕疵,犹为君子器”,则是诗人对玉石的更高一层评价。他认为,即使玉石存在瑕疵,但只要它是君子所使用之物,就值得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玉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他欣赏玉石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关注其内在品质。这种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素养,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