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
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
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
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解析
1. 诗句解读
“循除春水渐淙淙”:
循除:古词,意为按照旧例或惯例行事。
淙淙: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
整句诗描述春天的水流声渐渐变得清澈、悦耳,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心静魔军久已降”:
心静:内心平和,不被外界干扰。
魔军:比喻烦恼、困扰等负面事物。
整句诗表达的是当心境平静时,那些负面事物自然消退。
“未省芳菲谁是伴”:
省:思考,考虑。
芳菲:指芳香美丽的花草或美好的时光。
这句表达了在春天中,没有特定的人陪伴,但大自然的美丽和时间的美好让人感到满足。
“不妨鹦燕自成双”:
鹦燕:通常指的是燕子,此处可能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或气氛。
整句诗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简单的生物也能自在地生活和存在。
“眼中浊酒倾如海”:
浊酒:指浑浊不清的酒。
通过“倾如海”形容饮酒量之大,可能是夸张手法来表达饮酒的喜悦或对美酒的热爱。
“门外清溪欲拟江”:
清溪:清澈的小溪。
拟江:比喻或接近大江。
这里可能是诗人想象门外的清溪如同江河一般宽阔、壮丽,表达了一种向往广阔、壮美自然景象的心情。
“会见扶藜添一老”:
扶藜:一种手杖,常用来象征老年。
整句诗可能在说在欣赏自然景致的同时,诗人自己也可能因为年岁增长而增添了一份感慨。
“共听疏竹响风窗”:
疏竹:稀疏生长的竹子。
风窗:风吹过窗户的声音。
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和朋友一起坐在窗前,听着风穿过竹林的声音,享受那份宁静和和谐。
2. 译文
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
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
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
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3.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喜悦。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如清溪、鹦鹉、梅花、菊花等),诗人成功地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即在忙碌中寻找平静,欣赏生活中简单而又美好的事物。整首诗洋溢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