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休悲落木秋,霜花犹足当传筹。
每怜别赋空多感,晚信离骚并是忧。
盏底圣贤何足论,眼中泾渭正争流。
时危忍袖经纶手,行见聘书如鹤头。

将如会稽用允迪韵留别子我诸公一首对酒休悲落木秋,霜花犹足当传筹。

每怜别赋空多感,晚信离骚并是忧。

盏底圣贤何足论,眼中泾渭正争流。

时危忍袖经纶手,行见聘书如鹤头。

注释:

  1. 对酒休悲落木秋:不要因为秋天的落叶而悲伤,可以喝酒消愁。
  2. 霜花犹足当传筹:即使有像霜一样的白色花瓣(比喻为筹),也足以作为饮酒时的佐料。
  3. 每怜别赋空多感:每次离别的时候,都会感到伤感和无奈。
  4. 晚信离骚并是忧:就像屈原的《离骚》一样,都是表达忧愁和忧虑。
  5. 盏底圣贤何足论:酒杯里的圣贤人物都不值得一提。
  6. 眼中泾渭正争流:眼睛中的泾河和渭河正在激烈地争夺着水源。
  7. 时危忍袖经纶手:在国家危难之际,要忍住袖子,拿起手中的治国工具。
  8. 行见聘书如鹤头:将来可以看到聘书(指婚姻)如同鹤头那样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宴会上的场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深深不舍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诗人以”对酒休悲落木秋”开头,表达了面对秋天的到来,不必过于悲伤的情感。接着,”霜花犹足当传筹”进一步强调了即使在没有落叶的季节,也有值得欣赏的事物,如霜花。这两句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即不必过分执着于眼前的事物,要学会随遇而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朋友的深情厚意。”每怜别赋空多感,晚信离骚并是忧”,诗人感叹每次离别都让人感到伤感,正如屈原的《离骚》所传达的那样,都是对忧愁和忧虑的表达。这种情感的流露,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

在描绘宴会场景时,诗人使用了生动的形象和比喻,如”杯中圣贤何足论”,这里的”圣贤”并非真正的圣贤,而是泛指酒中的美酒和美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留恋。同时,”眼中泾渭正争流”,则是运用了地理上的泾渭分明来形象地描绘眼前的景象,寓意着人生的选择和抉择。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时危忍袖经纶手,行见聘书如鹤头”,这里的”聘书”可以理解为婚姻的邀请函,寓意着未来的生活将会充满幸福和美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的祝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宴席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有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手法,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