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议当今耸外庭,英英人物照丹青。
文章共道追千古,训诂曾看媲六经。
畴昔鹓行今几在,异乡薤露不堪听。
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

【注释】

论议当今耸外庭:在朝廷里议论时政。耸,耸然、耸立。

英英人物照丹青:英俊的人物如同绘画中的丹青,色彩斑斓。

文章共道追千古:文章都称赞其才华横溢,可与古人并驾齐驱。

训诂曾看媲六经:对古代文献的训诂研究,也和《六经》相媲美。训诂,训诂解释。

畴昔鹓行今几在:过去是文官队伍里的一员,现在不知还有几人?

异乡薤露不堪闻:他已去世,听到薤露之歌令人心碎。薤露,汉乐府曲名,这里比喻哀悼亡友。

老成远矣何嗟及:老成的人已经远去,我们哀叹来不及了。

闻说郎君有典型:听说你的文章很有典范作用。郎君,对男子的尊称。

赏析:

李方叔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之父,此诗是李方叔被罢免官职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李清照的怀念之情。

首句“论议当今耸外庭”,写他在朝中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推崇。“耸”,耸立。“外庭”指朝堂之外,即朝廷之上。这句的意思是说他在朝廷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赞扬。

次句“英英人物照丹青”,则描绘了李清照的风采。“英英”形容其才德过人,如玉般晶莹剔透。“丹青”指绘画用的颜料,这里用来比喻才华。这句的意思是说他的才华如同绘画中的丹青,色彩斑斓,引人注目。

三句“文章共道追千古”,则是对他文章成就的评价。“文章”既指他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他的学术成果。“追千古”表示他的成就超越了古代所有文人。这句的意思是说他的文章和思想都被后人所称颂,可以与古人并驾齐驱。

四句“训诂曾看媲六经”,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术地位。“训诂”是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解释,“六经”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乐》。这句的意思是说他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解释,也和《六经》相媲美。这两句是对李清照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对李清照的敬仰之情。

五句“畴昔鹓行今几在”,则是对当时文官队伍的回忆。“畴昔”指的是以前,“鹓行”是古代官员的行列,这里代指文官队伍。“今几在”意思是说现在还有几个人还留在这个行列中呢?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官队伍现状的担忧,也透露出他对文官队伍的留恋之情。

六句“异乡薤露不堪闻”,则是对李清照离世的哀悼。“异乡”指他已不在故土,“薤露”是一种悲歌,这里用来比喻哀悼亡友。这句的意思是说他已离世,听到薤露之歌令人心碎。这里的“闻说”表明作者听到的是传言,而非亲耳所听,增强了悲痛的氛围。

七句“老成远矣何嗟及”,则是对李方叔的悼念。“老成”是指年岁已高但依然有所作为的人,“何嗟及”意为感叹时光已晚,无法挽回。这句的意思是说李方叔已经离开人世,我们哀叹也无法及时表达我们的哀悼之情。

最后一句“闻说郎君有典型”,则是对李方叔文章的赞誉。“闻说”表示听说,“郎君”是对男子的尊称,“有典型”意思是说你的文章中有值得学习的榜样。这句的意思是说听说你的文章很有典范作用。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李方叔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李清照的赞美之意。同时,通过对李方叔的文章和思想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