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
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
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
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
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
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
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
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
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
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
酌泉得醒心,茹术可不死。
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
【注释】
1.借居:寄居
2.鸬鹚山:山名
3.呈:上呈,向人展示或陈述
4.道踪:指方允迪的行迹,意谓追随其踪迹
5.昆仲:兄弟
6.长松舞高寒:形容松树高耸入云,挺拔苍劲。
7.落涧泻清泚(cǐ):瀑布从高处跌落,发出清脆的响声
8.笙簧(shēng háng)响天上:笙簧,笙中发声之部分。天上,喻指天宫
9.金石鸣地底:金石,泛指坚硬之物,如钟鼎、磬等。地底,地面之下
10.云容何润泽:云彩多么润泽美丽
11.下有隐君子:下面有隐居的君子
12.乐此山水音:乐于欣赏这山水之声
13.清若变流徵(zhǐ):清澈得如同改变乐曲中的声调一样
14.怪我从何来:奇怪我为何能来到这里
15.尘土两目眯:被尘土迷住双眼
16.寇戎在江浒(yǔ):指边疆战事不断发生
17.荐食心未已:推荐的食物还未吃完
18.赤囊走边报:赤色的袋子用来传达边境的信息
19.朝暮异忧喜:早晚的不同忧虑喜悦
20.安知隐人乐:怎能知道隐居的人的快乐呢
21.胜绝有如此:胜过这种情景没有这样的地方
22.古来成败事:自古以来的成败之事
23.不入山中耳:不会进入山里
24.晚相收:傍晚的时候再相聚
25.置我岩壑里:把我放置在山壑之中
26.酌泉得醒心:斟酒以醒神,取自《庄子·逍遥游》“吾将养吾生者,不知非生之所养而养吾生”
27.茹术可不死:服用药物可免于死亡
28.况有载酒人:更何况有载酒之人
29.半道同栗里:在半路时遇见了栗里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寄寓自己情感的作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相聚的乐趣。
首联“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cǐ)。”描绘了一幅高山流水、长松摇曳的画面,表现了山中环境的清新幽静。颔联“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神秘。颈联“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寻找隐士。尾联“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之情。
中间四联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寇戎在江浒(yǔ),荐食心未已。”“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两句分别描绘了边疆战事不断和使者传递消息的情景,表现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困苦和不安。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更加向往隐居的生活:“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表达了他渴望能够找到一处宁静的隐居之地的愿望。
尾联“酌泉得醒心,茹术可不死。”则是诗人通过品茶、服药等方式来寻求身心的安宁和长寿。“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则是诗人在半路上偶遇一位同样喜欢喝酒的朋友,两人一同畅谈人生、抒发感慨,共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