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高峰,峰上塔高尘世外,昔年独上最高层。月出见觚棱。
举头咫尺疑天汉,星斗分明在身畔。别来无翼可飞腾,何日得重登。

【注释】

高峰:指天台山。峰上塔:指天台山上的华顶峰上的永安寺塔。觚棱:塔的角,这里指塔顶。

别来:自从离开之后。无翼:没有机会。可飞腾:可以自由飞翔。何日:什么时候。得重游:能够再登临。

【赏析】

《忆馀杭十首》是宋代诗人林升于淳熙五年所作。此诗是其十首之一。

首句写自己对天台山的热爱,表达了一种“物外之趣”。作者在《题永安寺壁》中写道:“平生只识楼观景,几度登临兴未阑。”可见他一生所好,无非是“山水”与“楼阁”,而对“高山”更是情有独钟,因为“高山”往往“出尘”,“入圣”。

次句写自己对天台山的向往之情。作者在《题永安寺壁》中写道:“天台高处最奇绝,云海茫茫望不极。”可见天台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景色迷人,令人向往。因此作者才“长忆”它。

第三句写自己曾经登上天台山的最高层——华顶峰。作者在《过天台》中写道:“我行忽已到,但见孤峰高。”“孤峰高”即“高峰高”,表明作者对天台山的热爱之情已经达到了极点。

第四句写自己曾经站在天台山顶之上,遥望星空,仿佛身在天上一般。作者在《题永安寺壁》中写道:“月明夜静星河见,天地一涯人尺五。”可见作者曾经仰望星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渺。因此他才会有“举头咫尺疑天汉”的感觉。

第五句写自己曾经曾经站在天台山顶之上,仰望星空,仿佛身在天上一般。作者在《题永安寺壁》中写道:“仰看星斗分明在,俯视尘埃万丈深。”可见作者曾经仰望星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渺。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自由翱翔的感觉,而是感到了无奈和孤独,所以才会有“别来无翼可飞腾”的句子。

第六句写自己曾经曾经站在天台山顶之上,仰望星空,仿佛身在天上一般。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获得自由翱翔的感觉,而是感到了无奈和孤独。因此他才发出了“何日得重登”的叹息之声。

这首七律前两句写自己对天台山的热爱之情,后五句抒发了离别之后对天台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真挚,感情充沛,表达了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