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初销上古台,桑郊向日彩旗开。
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
老去每惊新岁换,病多能使壮心摧。
自嗟空有东阳瘦,览物惭无八咏才。
【注释】
残腊:农历十二月。
残腊:指腊月,农历十月或十一月。古诗中多用“残腊”称农历十二月。
桑郊:泛指田野。古代有在乡野间举行田猎的风俗,所以称为桑郊。
彩旗开:彩旗迎风招展,比喻节日气氛热闹。
南陌:南北向的街道。
病多:病弱不堪,身体多病。
东阳:地名,即东阳县,今属浙江省。八咏才:指晋代谢安所撰的《八咏》。八首诗,都是咏物诗,故称。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时为残腊。全诗写景抒情,情与景谐,语意沉郁悲凉,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年华虚度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联:“腊雪初销上古台,桑郊向日彩旗开。”上句写冬末春初,大地回春的景象;下句写郊外的田野上迎着朝阳,彩旗飘扬。“桑郊”,泛指田野。“彩旗”,指插在旗杆上的旗帜。
颔联:“山横南陌城中见,春逐东风海上来。”这两句以平直的语气写出了诗人眼中所见的春天景象:南面的小路(南陌)上,山岭蜿蜒起伏;远处的海边,春风吹拂着,带着海涛的潮声。
颈联:“老去每惊新岁换,病多能使壮心摧。”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他年纪渐长,每当看到新年来临,心中总不免生出一些忧虑和感叹。而自己又多病缠身,更使得壮志难以实现。
尾联:“自嗟空有东阳瘦,览物惭无八咏才。”“东阳瘦”,指东阳人瘦,这里借指自己。“八咏才”,指东晋谢安所写的《拟古八首》(《世说新语·文学》引谢安语),共八首诗,皆咏物言志。
这首诗通过描绘残腊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壮志未酬的感伤,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不满。这种情绪贯穿全诗,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