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何与青春事,闲处方知白日长。
自恨乞身今未得,齿牙浮动鬓苍浪。
【注解】
- 斋宫尚有残雪:斋宫是皇宫中专门存放书籍、文稿的地方。残雪意为残留的雪花,形容冬天的景色。
- 思作学士时:思念成为学士时的场景。
- 摄事:代理政事。
- 闻莺诗:听到黄莺鸣叫的诗句。
- 原父:即苏轼(字子瞻)。苏轼曾因被诬陷为党争而贬谪岭南,后来得到平反,又被重新任命为翰林学士。
- 感四首:作者因想起苏轼而作的四首诗。
- 老来何与青春事:年老之后,还能参与什么青春的事情呢?何与,与……相比。
- 闲方知白日长:闲暇的时候才意识到白昼的时间很长。闲方,闲暇的时候。
- 自恨乞身今未得:自己很遗憾现在还没有辞去官职。乞身,辞去官职。
- 齿牙浮动鬓苍浪:牙齿上下移动,头发变得灰白。齿牙,指牙齿,泛指人的身体。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时光流转的诗。诗人在晚年回想自己的青年时代,感叹时光已经过去,白发苍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斗争的厌倦和无奈。
诗中“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描述了诗人在斋宫中回忆起自己在学士时期的经历,以及曾经写的《闻莺诗》寄给苏轼的情景。
第二句“自恨乞身今未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辞去官职的遗憾之情。乞身,辞去官职,这里指的是诗人因为政治上的纷争而被贬谪。
第三句“齿牙浮动鬓苍浪”,则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样子,牙齿松动,头发变白。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又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迈多病的现状的无奈。
最后一句“老来何与青春事”,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他认为,年老之后,再也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追求功名利禄,只能静静地度过余生。这种感慨既有个人情感的体验,也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