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传岂足矜。
天子明堂遵月令,含桃初荐黍新登。

【注释】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故称端午节。帖子:古代皇帝在冬至日赐给群臣的一种文书。天子:指帝王。含桃:即蟠桃,神话传说中仙药所生之物。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端午佳节作的一首贺词。全诗以写“帖子”为主,赞颂皇上对臣下的关怀和恩惠。

首句“香菰黏米著佳名”,说的是粽子,用香菰(一种植物)粘米制作而成。这“佳名”指的是“粽子”,因为粽子是端午节时人们吃的一种食品,所以诗人特别提到了它。

第二句“古俗相传岂足矜”,意思是说,虽然古人流传下来的做法并不值得夸耀,但皇帝还是遵循了传统习俗,赐下“粽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尊重传统,不事张扬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天子明堂遵月令”,“明堂”是古代帝王用来祭祀天地、祖先的地方。这里说的“遵月令”,是指皇帝在明堂上遵守了古代的节气规律。这句诗赞扬了皇帝的明智与睿智。

最后一句“含桃初荐黍新登”,这是说皇帝在端午节赐下了“粽子”,其中包含了“含桃”(一种水果)和“黍(一种谷物)”两种食物。这里的“新登”指的是这些食物都是新近收获的,新鲜而美味。

整首诗通过描述皇帝赐给臣下“粽子”这一行为,赞颂了皇帝的关心与仁爱。同时,通过对“粽子”的描述,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