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于农。
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蜂。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中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却收成不佳、官吏横征暴敛、天旱人饥等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我听说阴阳之气运行于天地之间,无论是升还是降,都无时不有。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由于天地间万物的循环不已,导致农业收获时常有不足。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敛勤人功。
古代的统治者如果能像现在这样,实行均节敛财的政策,就能鼓励人们努力工作。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如果三年中有一年的粮食丰收,九年的储备可以应对三年的荒年。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即使遇到水旱灾害,也能通过增加储备来弥补损失。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于农。
现在的官吏贪婪无知,不关心民生,百姓也因懒惰而远离了农耕。军国赋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国家的军费和赋税征收如星火燎原般紧急,贵族们的奉禄供养超过了君主的支出。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蜂。
一年到头,只有一次收获,而聚集在一起消耗的人和物却比蜜蜂还要多。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因此每年农作物都能获得丰收,但是民众的房子却常常空荡荡的。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于是天气突然不再下雨,人们就向天神求救。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幸好上天怜悯人民,没有责怪官吏,甘霖滋润着大地。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我们农民应当努力工作,而官吏们应该感到羞愧,不敢不举杯庆祝神明。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农民辛勤劳作却收成不佳,官吏横征暴敛,天旱人饥等现象使得人们的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现象,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这种状况,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