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
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
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七交七首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
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
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译文及注释:
注释
- 圣俞:这里可能是对某位才华出众的人物的称呼。
- 翘楚:卓越出众的人或事物。
- 东南秀:形容地方之美丽和人才辈出。
- 玉山:比喻品德高尚。
- 岑岑:高耸的样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以抒发悲愤为主。
- 草香:比喻清新自然的文风,如草木之清新。
- 诗人:指文人墨客,能识别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特征。
- 城中:比喻社会环境,人们争相欣赏。
- 拥鼻:形容人们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强烈喜爱,就像贪婪地嗅闻一样。
- 学就:学会,掌握。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东南地区人才辈出的景象,以及个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才能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艺术的追捧,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句释义:
-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 圣俞: 这可能是对某位有杰出才能的人的称呼。
- 翘楚: 意为卓越出众。
- 东南秀: 描述这个地方(东南)非常美丽且人才辈出。
-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 玉山: 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德行。
- 岑岑: 形容山峰高而雄伟的样子。
- 映: 反射、映射之意。
- 形: 外貌、身体。
- 陋: 形容自己的外貌或形象不佳。
- 离骚喻草香,诗人识鸟兽。
- 离骚: 屈原的作品,通常被用来象征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 草香: 比喻文学作品的芬芳。
- 诗人: 指那些具有文学天赋的人。
- 识: 理解、认识的意思。
- 鸟兽: 比喻大自然中的生物,引申为自然界的美。
- 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
- 城中: 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城市或社会环境。
- 拥鼻: 形容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如诗歌、艺术作品等)的极大喜爱和追求。
- 就: 学习,掌握。
- 欲学: 想要学习。
- 不能就: 表示即使有意愿去学习,也难以做到。
- 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 平日: 平时、日常。
- 礼文贤: 尊崇有文化和有德行的人。
- 宁: 宁愿。
- 滞: 停留、滞留。
- 奔走: 四处奔波,忙碌。
分析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南地区的描绘,展现了该地区的人才辈出和自然环境的美丽。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与周边人群的不同,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横溢却因外在条件(如贫穷或地位低微)而不能充分展现的无奈与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于自我价值的探寻以及对自然美和文学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