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
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
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江楼晴望”是宋代诗人鲁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及其赏析:
- 诗意解读:
-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景象,雨水已收,天空放晴,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忧愁。
-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展现了远方的水面如同被一层绿色覆盖,而落日的余晖则映红了半边楼宇,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描述了夜晚渔人在渔浦吹着笛子回家的情景,山色翠绿,海门秋色宜人。
- “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最后一句寄托了诗人想要乘月泛舟的愿望,表现出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译文注释:
- 诗中的“牛津”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或者是某种象征意义的地方。
- “袁宏欲泛舟”中的“袁宏”可能是诗人的自指,或是对某位名叫袁宏的人物的代称。
- 关键词注解:
- “霁色”指的是雨后天空中的阳光,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
- “新愁”则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情感体验。
- “海门秋”中的“海门”指的是海边的门,这里的秋色则让人联想到深秋的景色。
- “ Oxford月”中,Oxford可能是指英国的牛津大学,也可能是某个地名或文化符号。
- 赏析:
-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内心情感的表达,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 诗人通过对比雨后的宁静和晴天的温暖,以及远处水面的宁静和近处楼宇的热闹,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结尾部分的“欲泛舟”不仅是对自由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简单快乐时刻的追求。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江楼晴望”的细致分析,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其艺术价值,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