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翼处不身亲,成事安知非楚人。
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
【注释】雁门:指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北。翼:助。不身亲:不亲自去。成事:事情的成败。安知:怎么知道。非楚人:不是楚国人。何事:为什么。良史:正直的史官。啬:吝惜。一传:一个记载。著:写。功臣:有功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借以抒发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史家的批评。诗的前两句是说,雁门之役,虽然有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但这是宋太宗为了抵御契丹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因此,不能把这一事件看成是宋朝的败笔。后两句是说,如果当年正直的史官没有因私情而吝于记载有功之臣,那么,唐朝的名将郭子仪就应该是“功不在我”,而应当被载入史册了。
诗人借史事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独到见解。他主张应该公正地、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事实,不应因个人好恶而有失公允。这种见解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此诗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叙事,叙事为议论服务。全诗结构谨严,立意高远。